来源:电气工程学院 提交人:赵娜 浏览次数:1369 发布时间:2023-08-07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落实电气工程学院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进”之家长进(育人)网络工作,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新格局,学院于2023年7月分阶段、分场次、分重点召开了2023年暑期家校沟通会,实现本科年级全覆盖。学院党委副书记谢力,本科2022级辅导员张异、占祥文、孙海洋,本科2021级辅导员谢东旭、何予诺,本科2020级辅导员关怀、郭冰倩、赵娜,超过3100余名学生及家长参加会议。
本科2022级:夯基础,重培养
大一学年是学生在校成长发展的基础,学院始终将学风建设和班级建设作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工作重点,并配套相应的体系性机制和举措。
本科2022级家校沟通会向家长重点介绍了学院和年级开展的新生晚自习、榜YOUNG国奖报告团、课堂考勤督导、英语四六级打卡等基础学风建设措施,该学年实现了年级重点课程出勤率达99.6%,课程一次性通过率超过97.1%。
班级是大学生活的载体,班级优秀与否与个体优秀与否息息相关。学院高度重视大一年级班级建设和学生干部培养,形成了“班干部培养-班级素质提升-全体学生提升”的以点带面式培养模式。年级共有6个班级被评为学院“优良学风示范班级”。
年级组也对暑期各项安排和新学期的重点工作从听从统一安排、夯实课程知识、提升科创能力、锻炼综合素质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本科2021级:抓提升,促发展
学业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是大二年级和即将升学大三阶段的重点,年级工作主要围绕抓好学生基础课程学习、配套科创竞赛支持体系、提升学生骨干综合能力等方面开展工作。
会议对本学年2021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学风建设举措和成果、学生科创竞赛体系和成果、文化育人实效、安全稳定与优良习惯养成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家长能够清晰的掌握学生成长脉络和在校情况,及时、准确的参与学生发展全过程。
学业提升方面,随着大三课程难度加大、内容增多、专业性增强,年级组建议学生要学会调整学习方法,合理规划时间;同时,也要开始对免研、考研、就业、出国(境)四类去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规划,并在学业上提高自我要求。
综合素质发展方面,一是鼓励学生敢于挑战,积极参加A类学科竞赛,通过比赛来开阔思维,将课程知识融会贯通;二是在学生工作、支部活动中锻炼自我,不仅仅要学会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做事做人,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学生骨干。
本科2020级:明方向,提质量
“抓深造、促就业”是毕业年级工作的重中之重,方向明方能道路清,升学(就业)质量高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开好新局。学校和家庭都要参与到学生去向选择和帮助督导中来,为学生谋出路、谋发展。
针对家长关心的毕业年级去向问题,年级组从毕业生去向分布、最新形势分析、个人规划制定三个维度进行介绍。
一是分析深造情况,通过详实数据点明当前考研形势严峻,不建议学生盲目、跟风报考;二是介绍主要就业单位,提醒学生和家长要抓住“金九银十”的就业黄金时期,超过72%的2023届毕业生均在秋季完成签约;三是建议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个人发展的待遇始终与自身创造的价值相匹配”,快速定位,积极行动,关注相关信息,拓宽就业途径。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目标在“育”。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学院始终重视家校合作协同育人,通过家校沟通会、学业预警通知书、重点学生关注等家校沟通方式,让家长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学习情况、人际交往、心理状态等,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共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进一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上一篇文章: 紧绷安全“弦” 织密安全“网” ——材料学院狠抓暑期安全稳定工作
下一篇文章: 计算机学院以主题教育为牵引持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