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气工程学院 提交人:占祥文 浏览次数:1043 发布时间:2024-11-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为培育和提升电气学子的创新能力、科创素养,近年来,电气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依托“创新电气135计划”,搭建起“相见—初探—进阶—深研(拓展)”的科创竞赛成长阶梯,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本科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过去一年,学院在科创思政、资源保障、成长节点三大方面进一步发力,为2024年学院科创工作再创佳绩打下坚实基础。
科创思政进一步深化,面向“内部”和“外部”深入挖掘
面向“内部”,充分挖掘学院科创思政资源。总结凝练电气科学家故事,形成系列推送和展播,号召同学们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开拓意识。面向“外部”,积极拓展科创思政平台,将科学家精神、创新意识向外传播。举办科技创新总结表彰大会,表彰科创优秀个人、指导老师,激励创新思维,营造浓厚科创氛围;特邀新能源领域专家——陈维荣教授担任嘉宾,围绕“氢能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开讲,将前沿科技带到同学们身边;依托“电力青年说”等平台,讲好电气故事、创新故事,展现科技创新魅力。
资源保障进一步优化,针对“硬件”和“软件”更新迭代
针对“硬件”,从设备、人员和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给予充足成长空间。向每一位电气新生提供整套科创元器件,以班级为单位配备科创朋辈导师,引导同学们踏入科创之门,激发科创兴趣和创新意识;开放科创实验室6310,规范实验室建设,落实预约签到制度,配备学生骨干和辅导员老师,提供安全保障和服务性帮助。针对“软件”,从组织、制度和专业指导方面持续发力,充分激发参赛热情。畅通学生与竞赛老师沟通渠道,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举办青年教师沙龙,鼓励青年教师队伍实现新老传承,为指导教师团队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
成长节点进一步细化,瞄准“新人”和“前辈”精准施策
瞄准“新人”,用好院级校级竞赛平台,扩大人才储备池。依托新生科创大礼包,开展新生科创启航竞赛,充分激发同学们自主拓展意识;对具备一定基础的同学,个性化推介赛事,分赛道指导和帮扶;创新构建人才选拔机制,增设预赛选拔等前置环节;积极承办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赛事的校内选拔赛,为科创新人提供充足锻炼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快速成长。瞄准“前辈”,用好省级国家级竞赛平台,冲击高水平获奖。从前置比赛筛选种子选手,通过分流匹配完成组队,进驻导师实验室进行专项训练,全力冲刺;联动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在重点赛事节点召开研讨分析会为学生提供全面支持。
学院在既往工作的优良经验上,继续稳扎稳打,三个“进一步”将科创工作各环节落实落细,提升育人实效。在2024年A类学科竞赛中,学院获奖达526人次,攀至历史新高峰。其中,省部级奖项获奖385人次,同比增幅达到28%。
面向未来,电气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科创思政、优化资源保障、细化成长节点,统筹多方资源,为学生拓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平台,提升学生硬核实力。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战略号召,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科教产教深度融合,为服务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