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多彩学院

地学学院围绕“大国工程”构建“大思政课”, 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提交人:文强 浏览次数:718 发布时间:2024-09-14

川藏铁路开工建设、双奥之城永载史册、中老铁路绽放友谊之花,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一带一路”建设……一项项大国工程见证了中国力量、展现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卓越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相关学科优势,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实践奉献祖国,引导青年一代在大国工程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的支持下,地学学院自2021年牵头组建西南交通大学川藏铁路建设博士服务团,连续四年奔赴川藏铁路一线,上好暑期实践“大思政课”。自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从川藏铁路看大国工程”“从大国工程看中国式现代化”等大国工程系列讲座,19名思政教育大家、科技前沿人才、工程一线专家、铁路人文学者在交大校园讲述了一场场立意高远、影响广泛、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

高处站位,奔赴工程一线,引领学生“立大志”

作为交通强国的世纪战略工程,行走在世界屋脊,贯穿于崇山峻岭,跨越了险江激流的川藏铁路建设现场,是筑梦交通强国、激发报国志趣,开展大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西南交通大学川藏铁路建设博士服务团连续四年奔赴工程一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工程现场、与设计施工单位交流座谈、参观红色纪念展馆、与企业合作成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强国·青年实干’工作站”和“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等形式,引领广大交大青年投身川藏铁路建设和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立足各自学科专业,切实将“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实践告白祖国,把论文写在川藏铁路建设沿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交通强国,青年实干”的铿锵誓言。

深处着力,讲好“大国精神”,引育学生“明大德”

“中国铁路有“三高”——高海拔、高情怀、高速度……”在首期大国工程开讲仪式上西南交通大学“思国奖”获得者、地学学院地质系教授赵晓彦如是说。“稀缺的是氧气,不缺的是精神”“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中共党史研究专家田永秀教授声情并茂地为全体师生作题为《弘扬“两路”精神,筑梦交通强国》的报告。从乐山大佛“敷面膜”“做体检”“动手术”到红军长征皎平渡遗址的封护……中铁科学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王逢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地质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精细化技术与系统化思维。赵晓彦连续三年开讲,他讲到大国工程的“大”不在于工程量或是体积的庞大,而在于工程的精细化、安全性、环保性以及创新性等方面,希望广大青年能通过系列讲座,立足大背景、大时代,用好大素材、大学科,树立大理念、大格局,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远处着眼,描绘“大国战略”,引航学生“成大才”

从中国铁路的起源讲到中老铁路的命运共同体,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教授孙红林为青年学生带来了一堂事关“一带一路”建设的“铁路”大思政课。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地学学院地质系教授王玉峰从青藏高原第一次科考讲到第二次科考,内容从基础地质到包含地质与环境灾害保护在内的十大任务,充分展现了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演进。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铁路史、西藏交通史研究专家刁成林作了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的川藏铁路》的讲座,从川藏铁路的规划、调研到开工建设的曲折过程,并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让学生从川藏铁路建设感受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让不少学生听得热血沸腾。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关秦川在开讲仪式上也表示“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与川藏铁路建设的一线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习,勇担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在接续奋斗中建设完成祖国每一项‘大国工程’‘大国战略’,用青春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实处做功,围绕“大国工程”,引导学生“担大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三年来,来自中铁二院地勘院总工程师、中国中铁劳动模范、西南交大1990届校友张广泽,中铁二院高级工程师、川藏铁路刘彬生态环保创新工作室牵头人刘彬,冬奥场馆“冰立方”项目总工、中建一局高级工程师孙德远,甘肃铁道综合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驰,国家级人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唐朝生,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公旦,国家级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地学学院测绘系教授朱庆等数十位大国工程一线的专家、科研学者,围绕川藏铁路、冬奥场馆“冰立方”、数字孪生技术与防灾减灾等大国工程背后的工程、科研难题,结合自己切身经历,勉励广大青年练好身子骨,勇于向工程一线进军,用科技攻坚克难,敢于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

四年来,地学学院累计带领100余名师生走向川藏铁路建设现场,开展大国工程系列讲座19场,辐射校内学生4000余人次,相关内容也获得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交通报、《学习强国》总台、中国大学生在线首页高校动态头条等主流媒体、焦点版面的宣传报道,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在后续的学生工作中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立足“地新引力”育人品牌,用活“大思政课”,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加深入人心的内容,引导院内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大国工程建设,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