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提交人:王重月 浏览次数:153 发布时间:2025-04-29
经济管理学院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基、美育润心、劳育塑行”的“五育并举”,推进专业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辅相成的“双环协同”,加强与校内外各单位凝聚育人合力的“多方联动”,系统谋划、统筹布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德育铸魂:双驱并进 强化思政引领
讲好学生党建“小讲堂”,发挥组织化优势。一是打通“全员育人”的经管实践路径。持续推进学院领导班子讲授主题党课、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交流专业发展、专任教师普及民法典知识、行政人员教学公文写作技能、榜样校友分享参军入伍经验,聚焦青年思想引领与理论武装工作,打造育人主体多元网络。二是联动校内各单位探索思政协同育人新路径。邀请党委宣传部教师开展新闻写摄培训4期,预约“音乐里的故事”讲演团走进团支部、党支部,联系学校图书馆教师开展2期阅读写作专题分享,连续4年联合九里图书馆党支部为考研学子送温暖,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与各单位相互学习,构建协同互补的德育生态。
开好校企地“大课堂”,拓展思政教育渠道。把思政课搬到高校、企业、基地、社区,用“场景式”教育让学生听得更透、感触更深。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党支部线上云共建,走进四川大学等川内高校,互鉴思政育人方式方法;与金牛区共建就业创业服务站,目前已合作开展外出职业体验5期,统一组织参与国金证券、普华永道等企业open day,让百余名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借助节日契机,联合九里堤街道社区、金牛凯德商圈开展主题团日活动2期;走进绵阳两弹城、建川博物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党支部特色示范活动,打好校企地思政教育“组合拳”,构建“大思政”育人主旋律。
二、智育固本:打好基础 培养创新意识
扎根日常,深入推进学院“四抓四学”学风引领计划。牢牢抓住“氛围营造、后进帮扶、创先争优、科创拓展”四项学风建设工作重点难点,实施“日常督学、课程练学、榜样领学、特色探学”四项举措,将学风建设沉到日常、落到实处。抓氛围营造,辅导员每周进课堂开展督导,坚持实施晚自习考勤制度,倡导“无手机课堂”;抓后进帮扶,开展“高数帮帮班”“单词打卡激励行动”“英语早读角”等针对性举措;抓创先争优,优秀榜样走进新生班级传授学习经验,学院公众号及时做好优秀个人及集体的宣传。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素养,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深耕科创,彰显经管类高水平竞赛育人作用。依托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一是做好各类竞赛报名时间、网站、交流群等资源“一站式”整理,减少学生信息差;二是提前开展赛事宣讲,以文稿记录和视频录制将培训内容上传至交流群,提高竞赛经验覆盖面;三是邀请有指导经验的教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院内训练,增加参赛团队应变能力。本学年举办“竞赛经验分享”5期,培训学生团队196支,覆盖727人次。
三、体育强基:构建体系 突出品牌效应
用好学生组织社团,强化体育教育“学、练、赛”联动。依托学院“学生会”“班级联合会”,多种类分层次构建体育活动网络。组建院级太极队、篮球兴趣队、足球兴趣队,提供后勤用品、队服物资等保障,学院太极队蝉联学校太极拳比赛甲组一等奖。坚持搭建“经管杯篮球赛”“经管杯足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全员赛事平台,每学年坚持做到新生人数全覆盖、周期长持续,引领学院体育锻炼新风尚。
办好经管体育品牌,持续性开展特色活动。经济管理学院以四十周年院庆为契机,已连续举办两届“e起跑”系列活动,以“日常跑+特别跑”的形式,形成增进院友与母校交流、强化师生互动、提升团队协作精神的品牌活动。“日常跑”以路线图案为主题,共278名参与者完成打卡,跑出28796公里,“特别跑”已开展荧光夜跑、院友跑、阳光环校跑、三圣乡户外跑等,联合平安产险、蔚来等企业,吸引近千人次参与,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四、美育润心:打造精品 让美融入生活
聚焦线上,做好美育“掌上”系列宣传。利用公众号平台,策划“传统节日”系列主题推文,结合春节、中秋等节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九里校区四季,推出“秋叶”“春花”等学生原创文章;创建学院摄影爱好小组,积累通用性素材,激励学生分享校园中的美;每年开展毕业季摄影作品征集,增强学生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聚焦线下,孵化美育“一院一品”精品活动。连续两季度开展“墨画书香居 雅舍三香韵”宿舍园区美育活动,以宿舍园区为基地、以寝室为单位、以“书法绘画、绿植养护、阅读品书”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活动联合九里书法协会、后勤保障部、图书馆,开展多期讲座分享与动手实践,发掘特长学生潜能,获得学生广泛喜爱。
五、劳育塑行:拓展场域 提升实践影响力
善用校内场地,体会劳动乐趣。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宿舍大扫除、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开心农场”维护建设、图书馆书籍整理,在俯身弯腰中回归劳动教育本质。学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端午节包粽子制香囊、中秋节造花灯做剪纸,感悟劳动意义、培养劳动技能,增强文化自信。
整合校外资源,做好社会实践。善用社会大课堂,建立4个志愿服务基地,年均组织百余支团队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躬身力行,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探索乡村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实践形式,培育创新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院校情怀的双向奔赴。学院实践队年均获得校内外媒体宣传报道百余篇,多次获得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表彰。
经济管理学院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持续扩大育人辐射力创造力。未来,经济管理学院将进一步推动五育深度融合,持续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