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提交人:熊偲羽 浏览次数:1728 发布时间:2021-11-24
为扩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宣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心理中心积极承担起在全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责任,扎实推进全校师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
心“新”相印—举办全校本科新生心理委员培训会议
2021年11月6日至11月7日,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在线上召开新生心理委员培训会议。会议由杨兴鹏老师主持,张学伟、马淑琴、何立群三位老师负责讲解。全校约有师生250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分为三个部分。11月6日上午9:30至11:30由心理中心张学伟老师讲解心理障碍识别与心理危机干预应对策略,下午14:30至16:30由心理中心马淑琴老师讲解心理委员职责与朋辈心理辅导注意事项。11月7日上午9:30至11:30由心理中心何立群老师讲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会议讲解中,张学伟老师从常见心理障碍与危机干预两个部分进行讲解。张老师强调,心理委员需要配合辅导员开展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危机化解、后期跟踪与援助等工作。马淑琴老师的培训内容有:心理问题的类型,心理委员的规范,以及如何做好心理委员。何立群老师从大学生常见心理常见问题类别、基本的心理评估方法、常见障碍的特点、基本会谈技巧和工作方法进行讲解,着重叙述了如何倾听能达到最好的心理辅导的目的。
此次心理委员培训大会宣传并普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传播了心理健康理念。通过此次培训,心理委员对相关心理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便于及时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从而更好地开展心理委员的工作,促进班级同学心理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心灵健康—进行研究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心理素质,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成长,2021年10月30日14点30分,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办、“心之轩”心理健康辅导员工作室承办、研究生心理学会协办的研究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专题讲座在线上举办。本次讲座由心理中心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柯小君主持,心理中心杨兴鹏老师主讲,两百多名21级研究生心理观察员参加了该讲座。
讲座伊始,心理中心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柯小君简单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杨兴鹏老师,随后,杨老师从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心理观察员的应对措施三个部分进行讲解。讲座过程中杨老师积极与同学们互动,调动同学们参与讲座的积极性,生动地为同学们讲解了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助力同学们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柯书记作了简单总结,指出杨老师讲授的建议和方法非常有针对性,希望作为心理观察员的同学们之后能够对今天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并用到班级的工作中,同时要及时发现并报告同学们的一些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参与者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也在讲座的交流互动中提高了同学们关注他人以及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
从“心”开始—开展“辅导员心灵茶歇”系列讲座
为加强各单位辅导员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的敏感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心之轩”心理健康辅导员工作室面向全校开展了“辅导员心灵茶歇”系列讲座。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讲座于11月17日下午两点在腾讯会议开展,讲座主题为:识别和应对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本次讲座由心理中心柯小君副书记和专职辅导员樊菊老师主持,张学伟副教授主讲,全校各单位辅导员与会。
会议伊始,柯书记简单介绍了“辅导员心灵茶歇”系列讲座的开设目的,并对张老师的讲解表示欢迎和期待。
本次讲座,张老师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进行了讲解。张老师表示,这几种疾病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提醒老师们要重点观察。在讲解中,张老师从阴性和阳性两个方面,对于几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分别进行阐释。并结合自己的咨询经历以及其他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案例,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对这几种心理疾病的症状进行识别。
张老师强调,在识别这些心理疾病的过程中,主要需要从饮食、睡眠等行为症状,价值感、负罪感、羞耻感等认知症状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情绪状态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观察以及评估。作为辅导员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愈后的人际支持,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要积极寻求心理咨询老师、院级领导的帮助,形成合力,完善危机干预的工作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障碍学生的辅导工作。
张学伟老师的讲解细致生动,将生涩的心理学专业术语和心理疾病症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出来,并结合案例帮助大家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
开学以来,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全方位提高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挖掘自身潜力,积极阳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