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提交人:甘升碧 浏览次数:1238 发布时间:2023-06-02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三全育人理念,以学生需求为核心,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形成“一体两翼三结合”的科创服务体系。学院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平台为“主体”,每年组织竞赛30余项,聚焦学生科创兴趣培养;以学院竞赛指导团队和3S(StudentsScience Series)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两翼”,为学生提供竞赛专业指导和组织支持;同时注重思政元素和科技发展、企业资源和学院平台、多元课程和学科特色的“三结合”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过硬本领的信息科技创新人才。
激活“动能”上好双创教育“铸魂”第一课
学院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上好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解决学生“为什么参加科创竞赛?”的第一问。2023年2月,傅尤刚副书记在“开学第一课”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创竞赛,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目标,重视创新创业过程。各年级辅导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际需求,通过年级大会、班会、朋辈经验分享会,学院公众号in传媒“我身边的科创引航员”系列推文,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推动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相结合,学院开展“红‘芯’报国思政大讲堂”“建功‘芯’时代校友大讲堂”系列活动,包括陈佳洱院士“科技强国我的中国梦”专题报告、邬贺铨院士“中国通信技术发展的十年回顾和展望”专题报告等,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历史征程。
激发“潜能”以赛促学铺筑“强基”之路
学院不断思考、探索,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打造一套“引导、入门、强化、提高”的本科生常规性科研训练体系,构建科研育人的良好机制,帮助学生一步步清晰“如何做科创竞赛?”“怎样做好科创竞赛?”。4月13日,学院唱响“青春践行二十大,红‘芯’报国有我在”的背景旋律,面向低年级学生,打造“信息+”2023年第十五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活动。大赛结合信息学子成长成才需要,策划开展“智能+”“安全+”“光电+”“软件+”“创新+”5个模块、12项赛事,并将“爱党”“爱国”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覆盖学院本科2022级全体学生,奠基学生科创成长之路。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A类竞赛10余项,比赛全程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和竞赛组织团队,为学生的科创成长之路保驾护航,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培育“沃土”合力搭建双创“融合”平台
创新创业是一项校内外协同、跨专业融合、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学院重视凝聚育人合力,发挥学校、企业、校友的育人能量,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沃土”。学院鼓励和推广以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模式开展实验竞赛月、创新创业培训、科技竞赛等,打破学院、学科或专业之间的壁垒,同时精心打造3S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智能基座社团、TCL校企俱乐部等院级创新基地,以及萃思学生科创(TRIZ)团队,依托基地与团队,为学生提供聚类协同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途径,每年学科竞赛吸纳和招募来自全校各个大类学科和众多专业的学生1000余人。校企合作是学院高度重视的创新板块,在学校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基础上,学院积极对接中车株洲所、中车四方所、和利时等优质企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和企业调研、企业和学院联合命题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和行业产业,推动创新创业落到实处。
把握“核心”分梯度式做好“长线”教育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吸纳本科生提前加入项目团队,做好“长线”教育,将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和学生的创新项目、创新竞赛相结合,构建项目资源支撑竞赛、竞赛成果反哺项目的联合教学方式,通过“普遍撒网”(校级比赛)、“核心打捞”(参与省赛)、“重点培养”(冲向国赛)的不同层级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学院打通本科生和实验室、本科生和研究生间的壁垒,鼓励重点学生以综合型顶级赛事为冲击重点,例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力争突破。
一直以来,信息学院以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为平台,以深度融合学院学科、人力和社会资源为主线,构建实践、竞赛、创新、创业层层递进的培育体系,全面打造以信息学科为基础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了丰硕的“双创”成果。近3年,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390余人次,包括国家级一等奖64人次,获省部奖项690余人次,位列全校前茅。其中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智能车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多项竞赛中都获得了学生最高奖项和优秀组织奖。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引导同学们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积累实践经验,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上一篇文章: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多维聚焦推进学风建设走深走实
下一篇文章: 经济管理学院深入开展本科生就业和升学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