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学院构建“四维砼矩阵”新体系, 探索“美育+思政”新路径
来源/作者:土木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1173 发布时间:2024-12-02
土木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融合传承学院“红土”文化,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美育“四维砼矩阵”新体系。
学院紧扣学生思政教育,依托学生组织,加快落实美育活动向活动美育的转变。围绕土木工程专业学科特色,以日常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以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优势专业学科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质创新思维发扬,牢牢抓住学生热点、兴趣,着力推进普及性强、参与门槛低、思想教育意义深的美育工作,即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传统文化弘扬为支撑,校园文化活动构建为抓手,学院专业学科优势为特色,构建品牌化、普及性、融合度共存的“美育砼矩阵”体系。
一、强化思政引领新模式
传承“百年土木,树人百年”文化精神,强化“美育+思政”融入模式。围绕“红心向党、红志报国、红业强基、红行赋能”四大模块,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以学院土木学科特色为基础设计原创卡通人物形象——“红小土”,通过制作系列表情包、文创产品等,让“红小土”贴近学生、更受学生喜爱,有效推广红小土正能量品牌形象;录制创作“红小土”讲故事系列视频,采用短视频的形式,每期邀请老师或者优秀学生录制讲解视频,向学生们介绍行业历史、分享身边故事,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们对文化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打造学院文化长廊,以“红土”文化为主题,围绕学院党建工作、百年历史、特色形象展示、人文渊薮、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学风风采、事务通知等版块设计,搭建具有土木工程学科文化的学习生活环境,把“红土”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土木学院的老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学院积极响应党委学生工作部号召,联合大学生艺术团组建组建歌曲《天路》演讲团,结合国家战略任务与学校、学院故事,有力量、有温度、有情怀地构建美育思政联合体。
二、打造校园文化新品牌
传承学院“红土”文化,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学院大力推进美育活动到活动美育的转变,以品牌活动为抓手,将美育融入活动,浸润学生思想。连续承办学校“音为梦响”校园歌手挑战大赛、夏日毕业音乐会活动,参与人数累计万人;持续开展典礼美育,打造迎新晚会、毕业主题晚会;赓续“新春系列活动”;学院合唱团《思念》获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省级一等奖。
三、赋能传统文化新思路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展现形式,培养文化自信。打造红土故事系列征文比赛,以家国情怀、历史故事、大国工程等为征文题材,突出思政教育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思想,举办“红土印象“系列摄影比赛,以人文、工程两方面培养学生知美懂美的文化情操。创作话剧《茅以升》,六年内累计演出20余场,体现土木专业特色,激励青年学子学习先辈优秀品质,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精神。
四、创新专业学科新融入
传承土木专业学科群优势,从大一到大四阶段性贯通融入专业学科优势,连续20年开展“新生设想家”系列活动,持续24年开展土木科技月系列活动,打造桥梁造型、虚拟桥梁模型制作、BIM设计、结构模型设计等多个赛题,模型制作数以累计10000+,同学们在学科竞赛中发掘“土木”之美。打造第二课堂示范课程“绎思虹梁,贯穿古今”,结合桥梁知识与历史文物,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融入美育浸润活动。
今后,土木学院将持续做好美育浸润工作,潜移默化彰显文化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篇文章: 铸魂、增智、促干——环境学院扎实推进学生骨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