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和师生特长积极推进美育工作
来源/作者:人文学院 浏览次数:1260 发布时间:2022-06-01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点、培养审美情趣并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人文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师生特长,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扎实推进美育与德育、智育的生动融合,连续多年举办音乐体验营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特色品牌活动,创新美育教育方式,扩大优质美育资源覆盖面,在学校师生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一、随音符舞动,唱多彩青春
为帮助广大同学深入了解乐理知识,体验音乐的独特魅力,人文学院音乐系党支部组织开展“器扬青春,悦动心弦”音乐体验营活动,囊括声乐与器乐。在声乐体验方面,音乐党支部于2022年4月28日顺利开展启动的“音符舞动,声入人心”声乐体验营。人文学院音乐系副主任汪漾老师为大家为同学们介绍了音乐基础知识,并带来了精彩的示范表演。而在表演后,汪老师邀请台下的同学体验歌唱发声技巧,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歌唱的魅力。在器乐体验方面,音乐党支部于2022年5月15日启动“乐动少年之声,器扬青春之音”乐器体验营。2018级音乐系学生陈泽远为大家讲解了当代民族风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趋势。除此之外,乐器体验营环节融合了声乐与器乐的表演,以乐器演奏为轴线,通过琵琶、古筝、钢琴的演奏来让同学们感受乐器之美,利用音乐的律动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一个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体验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同学们美的体验,感受到其中丰富的哲理及情感体验,更有利于陶冶心灵,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二、溯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对象之一。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学院于2022年5月14日在图书馆前广场举办了西南交通大学第九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溯源启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各专业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音乐系学子用演唱歌曲、弹奏古筝等方式带领同学们感悟大漠孤烟塞北和杏花春雨江南的款款诗意,汉语言学子积极开展了诗词飞花令、汉服体验、软笔书法体验、品茗等多项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致力于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开拓同学们的人文视野,更让广大师生在一项项趣味活动中提高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培养美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4月以来,人文学院依托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持续打造“音乐体验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特色品牌活动,在往届活动的基础之上继续丰富发展、开拓创新。
在挖掘美育资源上,人文学院鼓励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学子积极投身学校的美育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专业学科特色,将所学融于实践。如今,学院一代代学子自觉肩负起在校园内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积极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已成为交大美育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人文学院教师也活跃在各类通识课程教学和美育建设活动中,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文化艺术资源,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诗词歌赋、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兴趣,真正做到了让美育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未来,人文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美育类特色品牌活动的建设,在把往届活动办好做精的基础上,开拓一批新的美育资源,以品牌性、持续性、实效性为引领,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和师生特长,为学校的美育建设工作持续添砖加瓦。
上一篇文章: 牵引动力开展文明工作间评比推进研究生劳动实践教育
下一篇文章: 土木学院打造“红土”品牌活动助力培养新时代“红色”土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