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学院

育心育德,助人自助——交运学院稳步推进2021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来源/作者: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浏览次数:1332 发布时间:2021-11-05

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2021级本研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力争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交大青年。

一、 心理讲座,拓展心理育人的理论宽度

10月12日和13日晚,2021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讲座分两场顺利开展,主讲人为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高燕老师。讲座以“永远在路上”为主题,内容包括如何认识自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法等。

从大学之“大”讲起,高老师对大智慧、大学问、大境界与大师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让同学们对大学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记录下重点知识,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加强了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10月20日晚,2021级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九里校区J4223教室顺利举行。高燕老师作为主讲人为同学们分析了研究生阶段常见的心理状态,并提供了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

高燕老师详细地分析了研究生的心理特点,总结出研究生普遍面临的五个心理困境,即生涯规划紧迫、人际关系挑战、学习内容变化、经济压力凸显和婚恋压力增大。基于此,高老师提出了四个有效途径:关注身心健康、提升社会支持、改变认知方式和积极寻求资源,帮助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心理困境,摆脱心理困境,健康阳光地成长。

二、 心理测评,夯实心理育人的工作基础

心理健康测评是尽早发现心理问题和及时做好干预的基础性工作,是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重要举措。此项工作的政策性强、覆盖面广、规范性高,要求做到专业化、全覆盖,操作规范、准确有效。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要求,完善学院新生心理档案,为后期心理健康重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10月20日和27日晚,交运学院依托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学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设计的问卷,分别研究生新生和本科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九里校区研究生测评现场】 

【犀浦校区本科生测评现场】
        规范执行测评程序,有效提高测评质量。测评开始前,辅导员老师强调了本次测评的重要性,让同学们端正态度,正视心理问题,引导同学们结合个人成长经历,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测试题目。后期学院将根据反馈的测评结果,安排新生辅导员协助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对开展约谈工作,进一步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对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危机干预。

三、 心理班会,创新心理育人的实践模式

从“心”出发,因爱前行。学院鼓励本科新生班级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由各班心理委员牵头,班团学干部协助落实。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让同学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及时自己和和周围人的察觉心理异常现象;了解常用的心理疏导方式,尝试调解情绪,缓减压力,学会助人和自助。动员同学们班级内部多组织开展心理学小游戏,促进交流,营造和谐有爱的集体氛围。

研究生班级的心理观察员积极参与近期学校举办的培训活动,增加朋辈心理辅导和危机应对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发挥心理观察员深入集体、发现心理问题并协助解决问题的切实作用。

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融合的新成果。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心理育人成效,对于推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交运学院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