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运学院三方面发力推进心理育人落地落细见效
来源/作者: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浏览次数:1073 发布时间:2023-06-19
以心理育人队伍建设为基础提升育人专业水平
辅导员是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主体。交运学院通过开展辅导员团辅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沙龙研讨,全方位提升辅导员队伍心理育人工作能力。
本学期初,学院党委刘继宗副书记带领全体辅导员,分两批前往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沙盘室体验沙盘游戏。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杨兴鹏老师和张涛老师主持体验活动,共同探讨在整个沙盘游戏制作过程中感受,或相互倾诉或开怀一笑,感受分享、发现、觉察、唤醒、自悟、理解、合作带来的快乐。
学工晨会学习中,学院心理专项负责人李清滢领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2次,学工组例会集中研判心理健康工作13次,集中学习和研究心理健康案例,共同制定干预帮扶方案。
学院构建了经常性心理委员培训机制,明确心理委员职责,邀请心理中心到院开展心理基础知识、情绪情感调解等专题和团辅技能培训,增强辐射作用,开展由辅导员指导心理委员组织班级开展心理主题团辅活动和心理教育主题班会10余次。此外充分运用《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班级周志》由班委轮值记录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情况,加强跟踪和记录,辅导员通过班级周志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以心理实践活动为抓手织密心理育人阳光网
学院以“3·25善爱我”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抓手,引导同学们自我探索、自我成长,提升了自助互助能力。本学期,学院先后举办了“芳华悦己,向美而生”女生节关爱活动、“化指为翼 筑爱同心”手语活动、“心暖夕阳,携手同行”敬老院社会心理服务活动和“心灵之旅,你我同在”心理作品征集活动等,呼吁同学们行动起来,呵护心灵,调整心态,关注心理健康,共同营造健康、和谐、温馨、有序、美丽的校园文化氛围。
女生节关爱活动通过搭建温暖驿站、撰写真挚祝福、传递美好心愿、赠送心理小贴士明信片和礼物等环节,增进男女同学间的交流,展现学校女同学们积极向上、自立自强自爱的风采,鼓励女同学们在未来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成长为自信上进、温柔坚定的女性。
手语操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同学们通过学习手语也达到了放松身心、凝心聚力的育心作用。在学院面向全校同学开展的手语活动中,来自残联的专业手语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培训讲解同时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通过手语传递给同学们,并结合实际场景寓教于乐,内容充实有趣。
学院秉承“善爱共情之我,做新时代志愿事业的拾薪者”的理念,组织志愿者队伍走进成都市青羊区新安居敬老院,开展敬老社会心理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用热情的歌声调动起老人们参与积极性,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太极拳表演、与老人切磋交流,拉进心与心的距离;组织老人们开展趣味小游戏,活跃现场气氛;与老人们开展一对一交流,倾听老人的心声。
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投稿,同学们分别从压力与焦虑的应对、自我成长与心态调节、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等角度进行了作品投递,展现了同学们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应对学习生活中的难题的良好风貌,以及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阶段。
117工程为载体及时解决困惑培养学生理性平和心态
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预防者”“协助者”“关注者”的角色作用,扎实基础工作,以深入学生联系学生“117工程”为载体,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相结合,传递关爱和支持,提升心理育人实效。学院辅导员每周四下午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为解决实际困难;辅导员每周深入学生课堂,关心关注学生出勤情况,与任课教师沟通。在此基础上,学院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开展“六个一”学业支持计划,面向学业暂时困难的学生通过晚自习打卡、一对一帮扶,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保持积极心态。通过辅导员谈心谈话全覆盖,聚焦学生心理困惑、成长发展,构建了“前期-中期-后期”全覆盖的心理预警、处置和保障机制,稳步推进“过程管理”“结果管理”。
育人育心、润心育人。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将进一步整合心理育人要素,完善心理育人体系,扩展平台载体,强化实施保障,继续将心理育人工作落地落细,努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质量和实效,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一篇文章: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多维聚焦推进学风建设走深走实
下一篇文章: 信息学院 “一体两翼三结合”科创服务体系助推“三全育人”